巴菲特举例说,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可以用大学教育来做比喻。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看,衡量一位大学生“内在价值”的方法是,首先估计他在大学毕业后的一生工作生涯中能够取得多少收入,然后扣除如果他没有上大学的一生工作生涯所能得到多少收入,这就是他因为上大学而得到的“额外收入”。
把这笔额外收入采用一个适当的利率进行折现,就是截至他大学毕业时由于接受大学教育所得到的内在价值。
而这时候他的“账面价值”又是什么呢?毫无疑问,就是他过去所接受教育已经付出的总成本,以及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上大学期间的工作所能得到收入的机会成本。
如果计算的结果是“内在价值”低于“账面价值”,就表明他读这个大学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值得;相反,就是明智的。
不过无论如何,在衡量内在价值时都必须用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,然后才能与账面价值去进行比较。如果是股票,那么这时候就要通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,才能更好地衡量股票价格高低。